尊敬的各位家长:
您好!进入秋季,天气转凉。伴随着秋冬呼吸道感染疾病高发季的到来,“支原体感染”成为了家长群里的高频词。因此做好预防工作非常重要。那么什么是支原体感染?它的症状有哪些呢?如何预防?给您一些温馨小提示:
01 什么是肺炎支原体?
肺炎支原体不属于细菌,也不属于病毒,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、目前发现的自然界中能独立存在的最小微生物,是引起肺炎支原体的病原。
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结构,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天然耐药,因此青霉素类、头孢类等抗生素,都无法杀死它。
02 感染的症状与表现
1.发热
儿童支原体感染多为呼吸道感染,如扁桃体炎等。支原体感染会引起一系列的炎症反应,就会表现为发热症状。
2.咽部不适
儿童在发病早期会出现咳嗽的症状,随着病情的发展,可能会出现剧烈咳嗽、憋喘甚至呼吸困难等,病情严重者可能会引起支气管肺炎。
3.精神不佳
支原体感染会导致儿童出现疲惫的状态,在生病期间易产生疲惫感,出现精神不佳的症状。
03 传播途径
肺炎支原体感染者和病原携带者是传染源,肺炎支原体传染性强,潜伏期较长(1~3周),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。
传播途径: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,在咳嗽、打喷嚏、流鼻涕时的分泌物中均可携带致病病原体。肺炎支原体还可能发生粪-口传播和空气气溶胶传播,以及通过接触带有支原体病原体的衣服、浴巾等物品的间接接触而传播,但是此种传播途径传染的概率较低。
04 预防小妙招
1.多通风:室内多开窗通风,保持环境的卫生清洁和空气流通。每天室内开窗通风2—3次,每次20分钟。
2.少聚集: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、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,如有必要应戴好口罩。
3.勤洗手: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在公共场所回家后认真洗手、洗脸。
4.勤锻炼、营养均衡:坚持体育锻炼,保证充足的睡眠,合理饮食摄取足够的营养,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。
5.避免交叉感染:如家人有发热、咳嗽等症状,容易交叉感染,应勤洗手、戴口罩,避免带病照顾孩子。
6.注意增减衣服:近期气温变化大,早晚较冷,中午气温又有回升。因此,送孩子来校时可以穿一件外套,防止孩子着凉。衣服要逐渐添加(猛加衣的方式不可取),使孩子身体逐步适应环境气温,拥有抗御风寒的能力。
专家提醒
如果发现孩子感染了肺炎支原体,家长应该怎么办?医院专家指出,多数支原体感染的孩子,以发热、咳嗽为主要表现,可伴有头痛、流涕、咽痛、耳痛等,部分患者可出现皮疹,咳嗽较为剧烈,日轻夜重,发热以中高热为主,持续高热者预示病情重。症状较轻,可居家护理:部分患者感染后,没有任何症状,或是只有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,居家护理即可自愈。但有这些症状,应及时就医:若孩子高热反复不退,即使没有咳嗽或咳嗽不重,也应及时到医院就诊,以防延误病情。
肺炎后存在肺功能障碍的孩子,可试以下方法:
肺炎后,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呼吸状况,若孩子存在咳痰、呼吸频率高、呼吸节律改变等异常,在及时就医治疗后,还可以在家进行以下操作,帮助孩子进行肺康复。
01 胸部叩拍
让孩子侧卧或俯卧,家长五指并拢,手掌呈空心状,在孩子背部从下向上、从外向内叩拍。每日1至2次,清晨或入睡前操作效果更好。
02 腹式呼吸
采用吸鼓呼缩的方式,经鼻缓慢吸气,将腹部鼓起,从口呼气,呼气时腹部回缩凹陷。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为1:2或1:3,每日2次,每次10—15分钟。
03 抗阻呼吸训练
比如吹乐器、吹气球等。以吹气球为例,深吸气后缓慢吹气球,此时腹部回缩。吹气过程中不要换气,手可稍压腹部,以促进胸廓运动。

来源:固安县第六中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