尊敬的家长:
您好!根据上级通知要求,学校将于6月8日至10日端午节放假,6月11日正常时间到校,孩子放假休息时间较长,自由支配时间增多,学生安全问题事关家庭未来,家校双方只有各尽其责、合力推动,学校以教育为主,家庭以监管为主这样才能更大限度保障学生安全,端午节期间为确保学生安全度假,请家长切实加强学生管理,与学校形成合力,坚决杜绝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。
一、叮嘱学生遵守交通法规
1.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,不在行走和骑车时看手机、听音乐,不在车辆盲区内玩耍。
2.不闯红灯、不翻越交通隔离栏。
3.未满16周岁不驾驶电动自行车。没有驾驶证严禁驾驶机动车辆。已满16周岁人员骑电动车必须正确佩戴头盔。
二、安全用电用气
1.不使用“三无”电器,不在同一接线板上同时使用多种大功率电器,不用湿手触摸电源开关和电器。
2.使用燃气设备应开窗通风并看管,使用后及时关闭。发现火情,及时到室外拨打119。
3.要在家长的指导下逐步学会使用家用电器;不要乱动、乱接电线、灯头、插座等。不准边充电,边玩手机,手机充电结束以后,及时拔下充电器。空调不用时要及时断电。
4.不要在标有“高压危险”的地方玩耍。不玩火,不携带火种,发现火灾不得逞能上前灭火,要及时报告大人或报警。
5.家长不在家时,不使用煤气、液化气灶具等,防止煤气泄漏。
三、防范溺水“六不”和“两会”
1.不私自下水游泳。
2.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。
3.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。
4.不到无安全设施和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。
5.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或捕鱼捉虾。
6.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。
“两会”
1.发现险情会相互提醒、劝阻并及时呼救和报告。
2.会基本的应急自护、自救方法。
四、网络安全
1. 做好防诈骗安全教育。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短信;不透露自己和家长的个人信息、家庭住址、工作单位等;不转账、汇款给陌生人,也不能向陌生人透露家长的银行账号。不随意泄露微信二维码、手机验证码。
2.不充值,不打赏。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,不随意向网站、主播等充值打赏金钱。
3. 不浏览不健康信息。合理利用网络资源,不阅读浏览有害信息,不受不良信息诱导,不随意点击陌生文件,不与陌生网友见面。
4. 防止孩子沉迷网络游戏。健康上网,不去网吧。上网时间要有节制,防止孩子沉迷网络游戏。
5. 文明上网。聊天时注意礼貌用语,不散布对人有攻击性的言论,不得随意在评论区辱骂他人。不传播违反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甚至触犯法律的内容。
五、预防异性侵害
1.提高警惕性,防范以恶意出现的坏人,也要警惕以“善意”出现的好心人。
2.不要一个人或少数几个女同学到偏僻的地方去玩。
3. 避免与男生单独接触、单独在一起的机会。“男女授受不亲”特别是在黑夜和偏僻的地方,不能与男生有近距离的身体接触。
4.不得与网友见面。
5.与父母闹别扭时切记不可赌气离家出走。
6.衣着不要太暴露。与男生保持空间距离,不与男生勾肩搭背,言谈举止要文雅和庄重,否则,会造成不必要的误会,甚至会有损自己的尊严。
7.不要贪图小便宜,对熟人的过分殷勤要小心。不接受男生赠送的礼物,不贪小便宜,要理智谢绝异性的爱慕和追求,学会拒绝,勇敢说“不”。
六、心理安全教育
放假期间,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情绪变化,利用假期与孩子们共度一段有意义的亲子时光。
1.家长不要向孩子传递负面情绪,不要给孩子过度的精神压力和过高的期望。
2.帮助孩子改善情绪,树立良好的心理状态,正确对待学业。
3.给予孩子一定独处空间,多一些理解信任,多一些商量和鼓励,少一些管制和唠叨。
4.制定电子产品使用规则,防止孩子沉迷网络;家长也要控制好自己使用手机和网络的时间,以身作则,为孩子做出示范和榜样。
5.家长要引导孩子提高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,学会对自己的生命负责,对自己的安全负责,对自己的未来负责,做到“关爱生命,关爱健康,关爱大自然”。
七、预防欺凌教育
1.要时刻关注学生在家表现,如发现学生情绪、举止异常(抱怨不想上学、花钱较平时多,时常衣服有脏,身上带伤)要及时和老师沟通。
2.要叮嘱学生发生矛盾或遭到威胁或其他不公平对待比如要钱(烟)等行为时及时告知老师。
3.要叮嘱学生若同学之出现矛盾,不要接受去偏僻场所解决矛盾纠纷的要求。如果去,就必须带上家长。
最后,预祝全体师生及家长朋友们能够度过一个平安、和睦、健康、快乐的端午节。
上一篇: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题来了
下一篇:为什么每年高考网上都有人喊捡到准考证呢?